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新中国年中篇小说中的国家形象(6)

来源:科学社会主义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7-14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在21 世纪初的中篇小说中,这种个性化写作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。不仅仅是在个人的生活范围内关注个人,而且在关注现实、探究历史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展

在21 世纪初的中篇小说中,这种个性化写作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。不仅仅是在个人的生活范围内关注个人,而且在关注现实、探究历史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展开了对人性深度的挖掘,这也是当代新世纪小说家们的不断探索和尝试,在某种意义上,我们可以称其为“整体意义上的悲悯情怀”。新世纪的小说家们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孜孜不倦的探索,在取材上也别出新意,在思想上也别出新境,在把握文学性内核上提供了新的审美经验。如迟子建《世界上所有的夜晚》、蒋韵《行走的年代》、马晓丽《云端》、方方《琴断口》、裘山山《花香催人老》、鲁敏《逝者的恩泽》、乔叶《旦角》、格非《隐身衣》、老藤《青山在》、徐则臣《逆时针》、石一枫《地球之眼》、孙频《鱼吻》、双雪涛《平原上的摩西》、王十月《不断说话》等作品。

作品中的国家形象有很大一部分要素是关于形象的呈现,这就涉及一个关于想象与现实相统一的问题。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写作,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某种想象,这也是文学呈现国家形象的特殊性,文学是具有丰富想象性色彩的艺术形式,而它的本质也在于此,文学中呈现的国家形象具有想象的色彩与质地,换一种说法,“国家形象体现或满足了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的不同文化想象。”[4]正是文学和国家形象之间的相互作用,才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,在这些作品中,国家形象才得以以各种面貌出现。

1949年以来,中国文学中的中篇小说虽没有长篇小说成就高,但由于刊情因素和读者因素,却是最为繁盛的一个文类,涌现了大量兼顾艺术探索和叙事传统的佳作,其中不乏经典之作。新中国壮丽的70年历程为作家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、繁盛的经验、广阔的题材……特别是改革开放后,中国经济高速发展、社会结构分化裂变、社会形态日新月异、社会生活奔腾不息,为包括中篇小说在内的各类文学创作提供着基础性动力,作家希望在作品中全景展示社会热点事件的发展过程,同时体现出自己的批判立场、情感温度,而最能抵达这一愿景、符合这一标准的文学样式,显然非中篇小说莫属。中篇小说整体上实现了对社会现实、时代风云的多视角无缝呈现,对活跃在人们视野中的各种公共话题都进行了广泛关注,各个阶层、各种职业的人物之现实际遇和精神空间都在作品中得到全面展示。万万千千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中国故事是中国人的生活、命运,是中国人的性格、心象,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、精神密码,或直接或间接地映现了历史悠久、底蕴深厚、和谐文明、开放包容、充满活力和魅力的东方大国形象。

相信中篇小说会在新时代语境下以人民为中心,扎根现实,叙写当下,萃取出真正凝聚时代本质的中国故事,使国家形象在新时代迸发新的光辉。

[1]洪子诚.《当代中国文学史》史料选[M].武汉:长江文艺出版社,2002.

[2]王一川.中国人想象之中国——20 世纪文学中的中国形象[J].东方丛刊,1997(1,2):7-29.

[3]陈南先.回望与前行——中国当代文学学术专题研究[M].武汉:武汉大学出版社,2013.

[4]张玉勤.当代文艺实践构建国家形象的历史性、现实性与理想性[J].江海学刊,2013(4):179-185.

文章来源:《科学社会主义》 网址: http://www.kxshzy.cn/qikandaodu/2021/0714/730.html



上一篇:认识俄罗斯
下一篇:共筑中国梦

科学社会主义投稿 | 科学社会主义编辑部| 科学社会主义版面费 |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发表 | 科学社会主义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科学社会主义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